自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综合治理工作启动以来,上海奉贤区认真按照上级部门的总体要求,层层动员,周密部署,全面开展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治理工作,并逐步建立了一套立体化的综合治理工作体系。据排摸数据统计,全区已投入使用高层建筑1087幢,其中住宅建筑934幢,公共、工业建筑153幢。
完善顶层设计,发动部署有力。组织部署方面,7月31日,区府常务会议专题审议通过工作方案,区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先后4次召开专题会,专项办公室先后3次组织街镇召开工作推进会,要求各行各业齐抓共管,落实工作措施。各相关单位、街镇也纷纷召开专题部署会,制定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分工。支队第一时间联合建管委、房管局、规土局等部门成立工作专班,采取集中办公(设在消防支队)的形式,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制度建设方面,制定了高层住宅小区微型消防站建设标准,要求所有高层住宅小区于9月30日前完成微站组建,并召开高层建筑消防设施维保单位工作会议,要求对全区所有高层建筑消防设施运行情况进行维保,并提交维保报告,由消防支队通过监督检查方式对维保情况进行检查。督导问责方面,区四套班子领导结合文明城区创建等活动,进行划片包干、责任捆绑,每月对全区高层建筑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每周下发工作通报,对工作落实不力,推进缓慢的街镇主要领导进行约谈,并纳入年度绩效考核,考核分值占10%。同时,消防支队党委班子成员也成立7个督导组,对各街镇高层建筑综合治理工作开展督导。
强化部门联动,底账排摸清晰。底数排查方面,明确由房管局负责全区高层建筑底数的排摸,在上报底数的基础上,消防支队负责对高层公共、工业建筑底数进行核查,各街镇、派出所负责对高层住宅建筑底数进行双向核查,并上报“隐患清单”。同时,要求各基层中队结合“六熟悉”工作,全面核对高层底数,并同步排查辖区内疑似高层,由原有774幢高层增加至1087幢。外保温材料排查方面,根据“底数清单”,消防支队联合建管委(节能办)、规土局(城建档案馆),成立了专门工作小组,通过查阅档案和实地取样判定的方式对1087幢高层建筑进行核查,其中排摸出使用A级保温材料的住宅建筑452幢,公共建筑61幢;使用B1级保温材料的住宅建筑252幢,公共建筑18幢;使用B2级保温材料的住宅建筑60幢,其余建筑无保温材料。隐患排查方面,通过领导带队督导、联合检查、街镇及派出所排摸等形式,反复对高层检查火灾隐患进行排查,全方位、多角度摸清火灾隐患底数,共计排查出5大类33种隐患,累计5640条。同时,以政府购买方式,聘请6家一级资质的消防中介服务机构,对区域内高层火灾高危单位进行全面检查,现已排查32栋,出具评估报告23份。
突出长效治理,隐患整治彻底。一是结合文明城区创建(复检),广泛发动街镇、居(村)委、物业等基层力量开展楼道整治工作,彻底清理楼道堆放物品、公共部位被圈占、电瓶车违规停放及充电等违法违规行为,其间,各街镇社区出动7425人次,清理楼道2054个,清理电动自行车3285辆,清理各类楼道杂物累计2697车次。二是消防支队联合属地派出所采用划片包干,五加二、白加黑等工作模式,对物业和居委的高层排摸整治工作进行全方位检查,开具责令立即改正通知书57份,督改各类隐患1589条,限期改正271条,对5家物业管理单位和3名个人进行了处罚,对9个居委进行了约谈,督促小区物业和居委落实主体责任。其中,对金汇镇白沙东苑存在的严重消防安全隐患列为重大火灾隐患,并提请区政府挂牌督办。三是依托消防安全社区创建、政府消防实事工程、高层建筑微型消防站组建等工作,确立了5个消防安全社区创建试点,为全区20年以上的高层建筑增配消防设施,新建高层微型消防站22个。同时,以高层住宅建筑户籍化为目标,邀请第三方服务机构,拟在其中1幢高层进行消防物联网试点,通过感应芯片、智能APP等方式,适时掌控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