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推动消防安全责任落实
市政府专门召开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解决消防部门提出的消防安全评估和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建设等五个制约广州市消防工作发展的瓶颈性问题,并列入市政府办公厅督办事项。
广州市民政、教育、文化部门纷纷出台消防地方行业标准、消防安全管理细则。住建、城管、公安、安监等部门联合开展所监管行业消防安全专项治理,行业监管震慑有力。建成消防安全信用体系,形成社会和舆论监督氛围,倒逼企业自觉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
着力优化社会消防安全环境
广州消防部门深入开展夏季消防检查和冬防工作,集中精力抓好专项整治。经研究广州市近五年来高层建筑火灾发生规律特点,消防部门组织召开高层建筑责任人培训会,从生产、流通、使用领域严抓严管电气、器消防安全,开展火灾综合治理。市政府连续第6年督办72个火灾隐患突出区域和380个火灾隐患单位,争取在10年内对存在较大隐患的镇街全部清理整治一遍。
着力夯实消防安全基层基础
广州消防部门扎实开展消防安全风险评估,选取全市人员密集、高层地下、石油化工等11类高危场所约960家单位为样本进行信息调研、数据采集和分析评估。同时,全力推进消防安全社区创建,将消防安全社区创建工作纳入年度政府目标责任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评内容。目前,全市1548个社区已有84%的社区完成达标创建工作。推进消防水源建设,制定《广州市室外消火栓养护技术规范》地方标准,实施,3年1.37亿元消防水源补建计划,落实中心城区1136个市政消火栓补建,推进74个消防取水平台建设。
着力构建社会化消防治理格局
为建强最小灭火作战单元,根据市政府下发的微型消防站建设标准,市、区、镇(街)三级财政累计投入超过2.5亿元,推动建成5300多个微型消防站,深入开展微型消防站联勤联训试点工作。微型消防站参与初期火灾处置已占火灾警情近8成,在“打早灭小”,扑救初期火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安装独立烟感等简易消防设施纳入民生实事工程,推广安装13.7万套。全市各级累计开展“七进”消防宣传体验活动9000余场;建成广州少儿图书馆消防主题馆,市儿童公园消防体验园,119消防宣传月期间在全市开通消防地铁专列16列,公交消防主题专车130辆。
牢固树立战斗力唯一标准
紧扣能打胜仗要求,夯实实战训练模式,广州消防部门举办7期特殊灾害事故处置战术研讨会及灭火救援专题战评,开展内攻搜救与紧急避险、真火烟热、车辆事故救援、石油化工处置、水域救援、自救急救等培训,组织业务骨干分批赴香港、燕山石化等地调研驻训。推进专业队伍建设。对全市高层、地下、大型城市综合体、石油化工场所进行调研摸底和风险评估,编写特殊事故处置指南等规程手册。广州消防部门在全省率先开展高层建筑灭火救援专业队(组)试点,编撰《高层建筑灭火救援指南》,试点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今年以来成功处置“5.7”增城特大暴雨抗洪抢险事故、“8.23”天鸽台风突袭莲花山工业区及驰援珠海台风抗灾、“9.4”天娱广场火灾等急难险重任务,营救、疏散被困群众10300余名。
科技强警,深化智慧消防建设
广州消防部门优化指挥调度系统,对接处警系统进行二次开发,根据灾害地点匹配车辆装备,按照力量编成调派规则,智能生成调度方案。在市政府大力推进智慧消防建设下,年内将70%以上的高危单位接入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实施24小时监控。开展大型城市综合体、超高层建筑灭火救援基础数据摸查,制作三维数字预案,开发仿真训练系统,将可视化技术应用于实战决策分析和网上协同训练。开发移动指挥手机APP,提升指挥作战信息化应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