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热线:400-0875-119
销售热线:400-0978-119

政策法规

各地政策

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法规 > 各地政策

河南省智慧城市试点城市相关信息汇总

发布时间:2014-01-10 00:00:00

河南省智慧城市试点城市相关信息汇总
1.鹤壁智慧城市:


2012年6月1日,鹤壁市人民政府与中国联通河南省分公司共建“智慧鹤壁”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鹤壁迎宾馆隆重举行。这是继河南省人民政府与中国联通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之后,河南联通公司在推进地方信息化建设方面,与省辖市政府签订的第一个战略合作协议。
  市委书记丁巍,市长魏小东,河南联通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赵玉军,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桂玉强,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钱伟,河南联通公司副总经理张宜军等出席。仪式由副市长刘卫华主持。
  魏小东在致辞中说,多年来,河南联通公司积极主动参与鹤壁经济社会发展和信息化建设,已经在平安城市、智慧电力、智慧校园、智慧环保、新警务通、工商移动执法、电子政务、电子审批监察系统等领域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促进鹤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率先崛起作出了积极贡献。今天,鹤壁市政府与河南联通公司共同签署“智慧鹤壁”战略合作协议,既是深入贯彻落实省政府与河南联通“智慧中原”战略合作精神的具体行动,也为我们深化战略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必将进一步推动鹤壁市工业与信息化的融合,促进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市政府将一如既往地支持河南联通公司在鹤壁的建设与发展,努力为企业做大做强搞好服务、创造环境。有关部门要积极认真地开展工作,加快推进“智慧鹤壁”建设步伐,让“智慧鹤壁”成为我市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先行先试走在前面的智慧引擎。
  赵玉军在致辞中简要介绍了联通公司的发展历程和“智慧中原”建设推进情况。他说,2011年6月省政府与中国联通签订建设“智慧中原”战略合作协议,同年9月,“智慧中原”建设纳入《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鹤壁在全省率先实施智慧化发展模式,是落实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举措。河南联通能够成为“智慧鹤壁”工程的建设实施单位,是鹤壁市委市政府对联通实力的认可和信任。我们要以此次签约为契机,全力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倾斜资源,加大投入,做好保障,利用先进的技术、丰富的组网经验、良好的服务体系,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要求、高强度推进“智慧鹤壁”工程。二是突出重点,注重特色,根据鹤壁市委、市政府信息化需求,聚焦十大应用领域、重点推进50项应用工程建设,在智慧政务、智慧交通物流、智慧安全、智慧医疗、智慧市政和智慧农业等方面深入推进,不断丰富和延伸“智慧鹤壁”内涵。三是积极主动,广泛合作,不断推进资源整合与共享,用先进的智慧化信息技术服务好鹤壁市各领域、各行业的共赢发展,早日实现“智慧鹤壁”愿景。
仪式上,桂玉强与张宜军分别代表鹤壁市政府和河南省联通公司在战略合作协议上签字。

 

2013年3月29日上午,智慧鹤壁指挥中心启用。市委书记丁巍宣布中心启用,市长魏小东主持启用仪式,市领导蔡永礼、李连庆、许兆儒、桂玉强、钱伟、刘新勇、史全新、冯用全等出席。
智慧鹤壁指挥中心位于智慧鹤壁大楼五楼,是智慧鹤壁的指挥中枢。大厅面积380平方米,分设指挥席和18个座机员席。大厅内的DLP大屏幕系统最多可以同时演示24路音频、视频、监控等信号,可以对各个监控点进行动态、直观、实时的监控,发挥集中监控管理、辅助指挥调度、及时判断处理的作用。
目前,指挥中心已接入10个业务系统,分别是:市国土局的空间地理信息平台系统;市农业局的农业信息化系统;淇滨区的平安城市系统和数字城管系统;市监察局的行政效能电子监察系统;远通公司的智能车载集中管理监控系统;市环保局的环境自动监控系统;市供电公司的输电线路3G视频监控系统;市住建局的能耗监测系统;市气象局的星陆双基农田遥感信息系统。此外,有线电视信号也已经接入。这些系统能够为各级领导和广大市民提供公共服务、农业生产、城市管理等方面的信息,方便市委、市政府了解情况、科学决策。仪式上,丁巍宣布智慧鹤壁指挥中心启用。
  魏小东代表市四大班子向智慧鹤壁指挥中心的正式启用表示祝贺,向为中心建设做出辛勤努力的同志们表示感谢。他指出,党的十八大提出,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四化”同步发展。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在加快信息化进程中持续探索“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子。我市要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先行先试走在前面,就必须加快信息化进程和智慧城市建设。今天智慧鹤壁指挥中心的启用就是我市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省委省政府一系列安排部署和实现我市战略定位的一个实际步骤。今年1月,我市成功申报为国家首批智慧城市试点市,今天指挥中心的正式启用,标志着我市智慧城市建设进入新的阶段,站在了新的起点。希望有关部门和县区,要按照中央、省里的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步伐,切实把我市建设成为全国智慧城市示范市。
市国土局、市农业局先后使用大屏幕系统汇报了空间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农业信息化系统情况。“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推进应用系统的整合和使用。”数字鹤壁信息中心主任苏文庆表示,“不久的将来,市民可以通过电脑、手机很方便地查找到衣食住行、办事、旅游等各种信息,享受到现代科技提供的更加全面、舒适、快捷的服务。”


2013年5月20日,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炳义一行来鹤考察智慧城市建设情况。副市长史全新陪同。
    李炳义一行先后到鹤壁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科创中心、河南仕佳光子科技有限公司、航盛汽车电子产业园、海能达军工电子产业基地、智慧鹤壁指挥中心、富士康鹤壁科技园等处参观考察。
在科创中心,李炳义一行详细了解了我市电子信息和金属镁精深加工两大先导产业的发展情况,并在展厅仔细观看了有关企业生产的产品。在河南仕佳光子科技有限公司,李炳义参观了企业的生产车间,向工作人员询问了企业的科研水平、产品的销售情况等问题后,对企业拥有的雄厚技术实力表示赞叹。在智慧鹤壁指挥中心,工作人员向李炳义一行介绍了中心的建设情况。目前,该中心已投资467万元,已接入空间地理信息公共平台、数字城管系统、农业信息化系统等十个业务系统,正在成为让市民共享信息资源、打造数字幸福生活、实施数字化城市管理的重要平台。李炳义一行一边听介绍,一边频频点头称赞。
    考察中,史全新表示,我市与中兴通讯公司在智慧城市建设、通信设备制造、科技研发等领域的合作空间广阔,欢迎中兴通讯公司到我市投资兴业。


2013年5月24日,我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一期工程建设方案顺利通过省专家组的评审。这是记者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了解到的。我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一期工程场地设在智慧鹤壁5楼,面积约380平方米。数字城管系统项目建设总费用约2530万元,计划分三期建设  。一期建设范围覆盖淇滨区和开发区,覆盖面积约50平方公里。一期建设完成并运行成熟后,进行二期建设,覆盖面积约160平方公里。三期建设最终实现全市域覆盖管理。预计今年9月30日我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开始投入试运行。
        专家组听取了方案设计情况汇报,审阅了相关资料并进行质询与讨论后,一致认为我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一期工程建设方案符合国家和省关于数字化城市管理建设方面的标准、规范和要求,内容全面并具有一定前瞻性,方案总体设计合理,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可扩展性。最后,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评审。

 

 

2.漯河智慧城市

2012年12月4日上午,漯河市创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工程签约仪式举行,漯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杨国志代表市政府与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北京东蓝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签署智慧城市建设合作框架协议。

2012年10月26日,中国联通河南分公司与市政府共建“智慧漯河”战略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在市科教文化艺术中心隆重举行。中国联通河南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赵玉军,中国联通河南分公司副总经理张国贤,漯河市市委书记靳克文,副市长蒋志安等出席签字仪式。
  漯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杨国志主持签字仪式。
  签约仪式前,靳克文亲切会见了赵玉军一行。靳克文说,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漯河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好的趋势、好的态势、好的气势。尤其是在中国联通河南分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漯河的党员远程教育、平安漯河建设等工作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前列。靳克文表示,漯河市委、市政府将一如既往地支持中国联通河南分公司的发展,全力以赴为企业发展壮大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营造更加优良的环境。
  赵玉军表示将充分发挥联通公司在业务、网络、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优势,持续加大对漯河信息化建设的支持力度,为漯河人民提供更加专业化、高效率、综合性的信息化服务,不断把双方的合作推向新的高度。
  签约仪式上,靳克文代表市委、市政府致辞。他说,中国联通河南分公司作为全省网络覆盖广、客户规模大的通信运营商,一直在河南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此次中国联通河南分公司与漯河市政府签订共建“智慧漯河”战略合作协议,既是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大局的具体体现,又是落实省政府加快“智慧中原”建设重大部署的实际行动,必将对加快漯河市信息化进程、推进“一区两城一中心”建设起到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靳克文表示,漯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双方的合作,将全力为“智慧漯河”建设创造良好环境,确保双方的合作早日取得丰硕成果,为中原崛起、河南振兴作出应有贡献。
  赵玉军表示,中国联通河南分公司将以此次签约为契机,高起点、高标准加快“智慧漯河”建设,努力把“智慧漯河”打造成“智慧中原”的示范性工程,以“智慧城市”建设助力漯河在中原经济区中快速崛起。中国联通河南分公司将在漯河市委、市政府的统筹规划下,积极与各相关单位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探索建设模式,不断推进资源整合与共享,切实加快“智慧漯河”政务云门户、企业云门户和生活云门户建设步伐,不断丰富和延伸“智慧漯河”内涵,为政府、企业和广大城乡居民提供优质的信息化服务,为漯河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在热烈的掌声中,蒋志安和张国贤代表双方签订合作协议。
  签约仪式结束后,参加仪式的领导、嘉宾还兴致勃勃地参观了“智慧交通”、“智慧采编”、“智慧警务”等信息化演示展柜。
  据悉,“智慧城市”是继“数字城市”、“智能城市”之后城市运行、管理和发展的新阶段,是信息化社会演进的主要方向。“智慧城市”通过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进而对民生、环保等各项需求作出智能响应,实现提升城市运行效率、避免重复建设、节约社会资源等目标。
  10月26日,赵玉军、靳克文、杨国志、蒋志安等观看信息化演示。

智慧城市 - 关于智慧城市建设的报告 漯河市工信局 智慧城市建设报告 1 建设智慧城市已成为发展大潮和城市新名片 建设“智慧漯河 是创造竞争发展新优势 建设 智...
wenku.baidu.com/view/e6252cf7f90f76c...2011-12-13- 百度快照

 

3.济源智慧城市 

  2013年1月5日,济源市举行“ 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合作框架签约仪式。协议的签订,标志着济源市成为全国15个“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城市之一,在智慧城市建设上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市长王宇燕,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星,北京数字政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强华、总裁许欣等出席签约仪式。

  陈星代表市政府与北京数字政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合作框架签约仪式上签字。按照协议,该项目将由市政府和北京数字政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协同推进,将济源建成基础设施先进、信息网络通畅、科技应用普及、城市管理高效、公共服务完备、城乡一体发展的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是通过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整合信息资源、统筹业务应用系统,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新模式。今年11月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决定在全国先选择包括济源在内的15个城市试点开展创建国家级智慧城市工作。
从2010年开始,该市启动智慧城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建设项目,协调移动、联通、电信等运营商,推进“无线城市”、“光网城市”网络建设,优先实现公共办公场所、产业集聚区等重点区域的WLAN覆盖,固定通信网络基本实现全覆盖。同时,该市积极开展网上行政服务办事大厅、城市监控系统等重点项目建设;围绕决策、民生、监管等,协调推进卫生、教育、综治、社保等领域信息化项目建设,创造性地将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与12345市长热线办公室进行整合,实现了办公场所、工作人员、硬件设备、工作机制等四位一体化管理。


4.新郑智慧城市


近日,记者获悉,新郑市国家智慧城市创建任务书正式获得国家住建部批准,标志着该市智慧城市创建工作由前期准备转入实施阶段。
2012年底,住建部启动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公布的首批智慧城市试点共90个,我省有六个市、区入围,新郑市是我省唯一一个县级试点城市。按照要求,各试点城市向住建部提交创建任务书后,经过3~5年的创建期,住建部将根据创建任务书组织评估,对评估通过的试点城市(区、镇)进行评定,评定等级由低到高分为一星、二星和三星。
新郑市智慧城市创建目标是:到2017年末,建成“信息化技术合理、功能覆盖全面、重在提升服务、城乡一体统筹”的智慧化城市管理系统,形成与郑州市智慧城市创建的两级联动。城市智慧化管理在城市建设、运营、综合管理和民生服务各个领域取得显著进展,产业升级基本完成,城市建设管理更加科学、便捷,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城市生活更具幸福感。
新郑市智慧城市创建主要任务共有11项,分别是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公共数据库建设、智慧社区、智慧文化、智慧政务、智慧城管、智慧环保、智慧交通、智慧健康、智慧教育、智慧建设。
据了解,智慧城市是综合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手段,通过在城市规划建设、运行管理和生产生活等各方面全方位的嵌入、渗透和应用,强化对城市各类主体、资源和活动的充分感知智能分析,强化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运行与服务全过程的科学决策支持,是在城市全面数字化基础上建立的可感知、可量测、可分析的智能化城市,是人、社会、资源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城市新生态系统,使群众生活更方便、舒适。


5.洛阳新区智慧城市


2013年5月1日 报道称洛阳新区将重点做好规划编制、建设载体、出台政策、招商引资等工作,以三产融合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为平台,围绕“智慧楼宇”“智慧交通”“智慧旅游”等领域,启动智慧城市建设示范工程,力争在年底初具形象。

“您只要携带一个无线终端设备,就可以随时随地查询水、电、气等日常生活信息,可以随时进入电子政府网系统,完成网上审批等事项,还可以通过智能家庭系统,享受社区医疗、物业管理、家政护理等服务。”
这种高度“智慧化”的生活方式,不久的将来有望在洛阳新区成为现实。

  今年年初,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的首批90个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中,洛阳新区成功入选。作为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新型信息化的城市形态,洛阳新区将通过3年左右的时间,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十二五”末,新区将完成无线网络、宽带、广电网等基础设施升级,各项智能服务应用也将初步投用,届时新区将普及3G移动通信,并实现100M带宽的光纤入户。

  今年,洛阳新区将重点做好规划编制、建设载体、出台政策、招商引资等工作,以三产融合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为平台,围绕“智慧楼宇”“智慧交通”“智慧旅游”等领域,启动智慧城市建设示范工程,力争在年底初具形象。

 


6.郑州智慧城市


2013年3月30日,《郑州市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专家评审会在嵩山饭店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崔俊芝、刘先林主持专家评审会。副市长张建慧出席评审会。
  张建慧对与会专家提出的意见建议表示感谢,并就做好下一步工作强调,一要注重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城乡一体、统筹推进;二是要突出政策保障体系建设;三是要建立项目投资决策机制;四是要突出郑州特色和优势;五是要完善智慧城市建设工作推进机制,进一步明确重点,分阶段、分层次加快推进。
  智慧城市,是在城市全面数字化基础之上建立的可视化和可量测的智能化城市管理运营模式,是信息化与城镇化协调互动的最佳模式。2013年1月28日,住建部确定郑州市为创建国家智慧城市第1批试点。评审委员会主任崔俊芝院士、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刘先林院士对《郑州市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提出了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修改意见。

  近日,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创建工作会议日前在京召开, 包括北京在内的90个城市(区、镇)通过审核,成为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据了解,“智慧城市”是通过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整合信息资源、统筹业务应用系统,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新模式。建设智慧城市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是改善民生、转型升级的战略选择。
2013年2月4日, 郑州市住房保障和房地产管理局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郑州市分公司签订“智慧房产”战略合作协议。标志郑州市“智慧房产”建设正式启动。也就是说5年后,郑州市民便可以利用智慧平台进行网上自助查询,卖房购房有望足不出户。而此平台可以让管理更连续,在这个平台上,从房子开始建设、销售到拆迁、征收都被记录在案,可以有效遏制“一房多卖”、“一户多房”等违法现象。据悉,“智慧房产”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一旦建立完善即可实现房地产测绘、预售许可、合同签订与备案、房屋登记、住房保障、房产档案等全方位管理。

郑州是全国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计算平台建设、国家智慧城市建设的首批试点城市。郑州市政府已将其列入郑州十大政府建设工程,是“十二五”规划的重点建设方向。以浪潮天梭K1主机系统为核心构建的基础支撑平台,是郑州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重点,建成之后将成为支撑全市人口库、法人库、地理GIS信息库等信息服务的核心支撑平台。
  日前,浪潮集团在郑州市智慧城市云计算软硬件基础平台一期工程建设中取得突破性进展,国内首个国产主机系统——浪潮天梭K1将担负起整个核心基础平台,这是继新疆建设银行核心生产系统、中国邮储银行总行级核心业务系统之后,浪潮天梭K1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首次突破。这也是我国政府信息化项目首次采用国产主机系统,K1的应用将从根本上打消核心系统非自主可控所带来的风险和隐患,为中国智慧城市建设摸索一条发展之路。
  郑州是全国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计算平台建设、国家智慧城市建设的首批试点城市。郑州市政府已将其列入郑州十大政府建设工程,是“十二五”规划的重点建设方向。以浪潮天梭K1主机系统为核心构建的基础支撑平台,是郑州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重点,建成之后将成为支撑全市人口库、法人库、地理GIS信息库等信息服务的核心支撑平台。
  作为政府信息化核心应用,智慧城市对软硬件平台较之以往要求更高,所有服务将以云计算方式提交,一旦基础平台有任何闪失,将影响政府业务整个职能发挥,因此可靠性和安全性是重中之重。长久以来,核心装备长期被国外品牌把持,行业用户缺乏自主可控的能力。浪潮天梭K1作为中国第一款自主研制的主机系统,从根本上扭转了用户被动的局面。目前,浪潮天梭K1系统可扩展至32颗处理器,可用性超过99.999%,体系结构、缓存一致性、软硬件容错以及高速互联芯片等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已可满足国内行业信息化核心业务系统的发展需要。
  作为中国领先的云计算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和云服务商,浪潮在云计算时代伊始就提出了“大服务器是云计算的硬核心”,此后相继发布了天梭K1主机系统、八路服务器TS850、PB级海量存储、云海OS操作系统等云计算核心装备,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产业实力上居产业前列。
郑州智慧城市工程相关负责人表示,智慧城市云计算软硬件基础平台,相当于城市运行的信息大脑,重要性不言而喻。他表示,作为863计划重大专项成果,浪潮天梭K1的技术实力值得信赖,而浪潮所配套提供的原厂级技术服务,不仅降低了系统运行成本,更有助于提高系统的保障水平。


4月22日,记者从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获悉,即日起将招募30名专家组建河南省智慧城市专家委员会。对智慧城市建设进行建言献策,并对各试点城市的规划进行评定。
智慧城市建设是推进新型城镇规划建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四化融合”和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有益探索。1月29日,住建部公布了首批90个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我省的郑州市、鹤壁市、漯河市、济源市、新郑市、洛阳新区成为试点城市。30日,市房管局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郑州市分公司签订“智慧房产”战略合作协议,这标志着郑州“智慧城市”建设正式启动。
据悉,目前我省6个试点城市正在进行智慧城市建设的规划,预计5月初将有详细的方案出台。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本次招募的30名专家,将从各科研院(校)、规划设计单位、学(协)会中挑选,涉及政策、管理、规划、信息化、园林、建筑节能、市政公用等领域,要求从事本专业10年以上,具有本专业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国家执业注册资格。组建的河南省智慧城市专家委员会除对智慧城市建设进行建言献策外,还将对6个试点递交的《智慧城市创建责任书》进行评审。